C114訊 7月27日消息(南山)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日前印發《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智能網聯汽車)(2023版)》的通知。
這是《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的第二部分,是對《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智能網聯汽車)(2018版)》的繼承、延伸與完善。
通知提出,第一階段到2025年,系統形成能夠支撐組合駕駛輔助和自動駕駛通用功能的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制修訂100項以上智能網聯汽車相關標準,涵蓋組合駕駛輔助、自動駕駛關鍵系統、網聯基礎功能及操作系統、高性能計算芯片及數據應用等標準,并貫穿功能安全、預期功能安全、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等安全標準,滿足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產業發展和政府管理對標準化的需求。
第二階段到2030年,全面形成能夠支撐實現單車智能和網聯賦能協同發展的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制修訂140項以上智能網聯汽車相關標準并建立實施效果評估和動態完善機制,滿足組合駕駛輔助、自動駕駛和網聯功能全場景應用需求,建立健全安全保障體系及軟硬件、數據資源支撐體系,自動駕駛等關鍵領域國際標準法規協調達到先進水平,以智能網聯汽車為核心載體和應用載體,牽引“車-路-云”協同發展,實現創新融合驅動、跨領域協同及國內國際協調。
通知提到,智能網聯汽車是具備環境感知、智能決策和自動控制,或與外界信息交互,乃至協同控制功能的汽車。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建設思路是:適應我國智能網聯汽車在新發展階段的新趨勢、新業態和新需求,圍繞智能化和網聯化協同創新發展,兼顧企業產品研發、產業生態建設和政府行業管理需要,同步推進技術創新發展和基本安全保障,統籌國內國際標準法規制定協調,構建科學合理、開放創新、協調兼容的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為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發揮引領和基礎支撐作用。
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橫向以智能感知與信息通信層、決策控制與執行層、資源管理與應用層三個層次為基礎,縱向以功能安全和預期功能安全、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通用規范技術為支撐,形成“三橫兩縱”的核心技術架構,完整呈現標準體系的技術邏輯,明確各項標準在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技術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時結合智能網聯汽車與移動終端、基礎設施、智慧城市、出行服務等相關要素的技術關聯性,體現跨行業協同特點,共同構建以智能網聯汽車為核心的協同發展有機整體,更好地發揮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的頂層設計和指導作用。